點亮城市裡的偏鄉-光點三創實踐計畫
計畫簡介
場域現況
- 新北市石碇區十八重溪山村昔為臺灣五大礦業文山煤礦聚落,與九份金瓜石系出同門,最盛時期礦工高達七千多人,生活機能發達,曾有著清涼的溪流可以抓魚,夜裡則有點點流螢美不勝收,然隨著停止採礦逐成被遺忘淡蘭支點,聚落不到三百人,里山發展艱困區域。
- 青壯外移謀生、高齡社會24%、淨山70噸。北石碇是眼皮子底下看不到的偏鄉,卻比偏鄉感受到勞動力磁吸效應的徹底性,螢火蟲光點聚落是大台北地區裡偏鄉的縮影。
- 地區潮濕,水域多,適合菇類/靈芝成長,具有調節免疫及降三高的功能,養生保健效益。
- 在地青年召集志工們租下年久失修的礦工老厝,從垃圾堆中撿拾可用之材,點滴搭起環境而生的「螢火蟲書屋」,親子伴讀述說著大地母親的地力回復,照亮這個被世人遺忘的礦村未來創生之路。
- 都會郊山環境清幽、文山煤礦的轉譯與復振,特殊食材的優勢,可整合創造在地產業環境,鼓勵學子在地經營。打造書屋永續經營的模式,持續提升家庭資源與社會參與,為傳承台灣的勇氣盡一份心力。
本計畫執行推動目標:
- 翻轉學校教育、場域永續發展、食農教育紮根、價值建構
- 以食農保健餐旅三創作為主軸
- 農創:特色產業創新育成,蕈菇農創人才培育
- 社創:文化創新種子育成,飲食設計人才培育
- 旅創:戶外教育場域課程延展,餐旅宿人才培育
執行期程
大學萌芽型計畫 112年1月1日~迄今
計畫核心團隊
洪久賢 實踐大學民生學院院長 周璻薇 實踐大學餐飲管理學系主任 李佳如 實踐大學餐飲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鄭可大 臺北醫學大學生物化學暨細胞分子生物學科教授 黃秋華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簡廷易 實踐大學食品營養與保健生技學系助理教授 黃慧君 實踐大學餐飲管理學系副教授 張宏生 實踐大學餐飲管理學系副教授 葉家豪 螢火蟲公益書屋負責人(本計畫之場域駐地師資) 李慧鳳 靈芝生態農場負責人
|
|
計畫場域
新北市石碇區螢火蟲光點聚落
延伸合作:石碇區和平國小等單位
計畫相關課程
實踐大學民生學院USR微學分系列活動
永續發展目標(SDGs)
SDGs 4優質教育 -共創光點聚落生態學旅,改善旅遊住宿環境,結合螢火蟲生態、食農教育概念,開創食農生態旅宿學旅遊程,可培育在地學童與來訪遊客,寓教於樂。
SDGs 9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 -食農教育深耕與推廣,從聚落出發推廣至鄰近小學、運用在地特色食材菇蕈類靈芝從事保健食品研發,提升菇蕈利用價值;優化餐飲產品及服務機能,培力社區媽媽與志工,使螢火蟲光點聚落可成為北部學童大自然生態食農體驗教育的重要據點。
SDGs 11永續城鎮與社區 -轉譯文山煤礦的精神勇氣,結合百年淡蘭文化、闡述在地食文化,透過食物設計展現;推動城市近郊之前進偏鄉中繼探索、俾對社區特色發展,青銀共創、地方創生,以及促進健康福祉與永續經營。